摆线液压马达端面划伤的修复
1.简介
由于摆线液压马达是一种低速大扭矩多性能液压马达,根据工作需要在工程机械上选用十分广泛。某摆线马达,配流结构为平面配流,排量q=245mL/r,压力p=15.5MPa。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输出无力现象,经拆检发现,与马达定子、转子端面相接触的前端盖面上和固定配流盘端面上分别有3道七边形波纹状的明显划伤痕迹。
2.划伤情况及其对系统的影响
前端盖面上的划伤情况较轻,划伤深度较浅,形状呈七边形波纹状(见图X);固定配流盘端面划伤较重,划伤深度0.1~0.2mm、宽0.1~0.3mm,形状也呈七边形波纹状(见图Y)。
由于与定子、转子端面相接触的前端盖面及配流盘划伤后,将使摆线液压马达七个封闭油腔相互串通,造成摆线液压马达内泄严重,从而严重影响摆线液压马达输出力矩,在工作中表现为摆线液压马达工作无力。
3.划伤原因
该机作业对象是水泥砂石,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又缺乏必要的防尘措施,使得液压油严重污染,造成摆线液压马达端面运动副磨损划伤,这是主要原因。
该摆线液压马达是组合式结构,由前端盖、定子环(转子在定子环中)、固定配流盘和后端盖等组成。前端盖与固定配流盘中间是定子环,它们之间的间隙非常小。
摆线液压马达工作时,转子在定子环内旋转,与两侧的接触表面形成一层润滑油膜,当杂质进入两接触面之间时,一是破坏了润滑油膜,造成运动副直接摩擦并产生许多微小磨屑;二是如有较硬的杂质颗粒被挤在转子齿与两侧端面之间并随同转子一起运动时,就会造成如图X、图Y所示的有规则的磨损划伤情况。
4.修复方法
图X所示的前端盖端面划伤比较轻微,可采取研磨法修复,即在研磨平台上涂上红丹粉,用600号研磨砂作为磨料,反复研磨,最终磨去该表面上的划痕,并保证表面有最低的粗糙度和最高的精度。
图Y所示的配流盘表面划痕较深,而且该表面上的A面比B面低,同时还存在密封沟槽、配油通道,因此研磨时必须留意它们之间的尺寸要求。做法如下:
(1)以B面为基准,分别测出A、B两面的高度差hAB和密封沟槽的深度hC。
(2)再以配流盘另一面为基准,测出配流盘的厚度hp。
(3)如上所述,在研磨平台上研磨B面,直至磨去划痕。
(4)再次以配流盘另一面为基准测量盘的厚度hp1,hp与hp1的差值即为已研磨掉的尺寸h,即h= hp-hp1。
(5)以B面为基准在电火花加工机床上定位,用工具电极对六个A面沉去尺寸h,以保证A、B两面的高度差为hAB。
(6)为保证密封,对密封沟槽也用同样的方法沉去尺寸h,以保证沟槽深度为hG1。
最后,经过清洗、装配和试机,证明性能良好,达到了修复的预期目的。
5.控制磨损划伤的措施
更换液压系统的油,清除系统内残存的杂质颗粒及污染物;重新设置高精度滤油器;给油箱安装防尘装置,防止杂质进入油箱;加强防护措施,定期检查并换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