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控单向阀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1.控制失灵
由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可知,当控制活塞上未作用有压力时,它如同普通单向阀;当控制活塞上作用有压力时,正、反方向的油液都可以进行流动。所谓液控失灵指的是后者。当有压力油作用于控制活塞上时,不能实现正、反两个方向的油液都流通。产生控制失灵的主要原因和排除方法如下。
(1)原因分析。
1)控制活塞因毛刺或污物卡住在阀体孔内。卡住后的控制活塞推不开单向阀造成液控失灵;
2)泄油孔出现问题。对外泄式液控单向阀,应检查泄油孔是否因污物阻塞,或者设计时安装板上未有泄油孔,或者虽设计有但加T时未完全钻穿;对内泄式,则可能是泄油口(即反方向流出口)的背压值太高,而导致压力控制油推不动控制活塞,从而顶不开单向阀。
3)控制油压力太低;
4)控制活塞出现问题。对外泄式液控单向阀,如果控制活塞因磨损而使内泄漏增大,控制压力油大量泄往泄油口而使控制压力不够;对内、外泄式液控单向阀,都会因控制活塞歪斜别劲不能灵活移动而使液控失灵。
(2)故障排除。
1)应拆开清洗,去除毛刺或重新研配控制活塞;
2)应检查泄油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
3)提高控制压力,使之达到规定值。带有卸荷阀芯的液控单向阀,由于卸荷阀芯的控制面积较小,仅需要用较小的力就可以顶开卸荷阀芯,从而大大降低了反向开启所需的控制压力,其控制压力仅为工作压力的5%。而不带卸荷阀芯的液控单向阀的控制压力高达工作压力的40%~50%。所以在检查带有卸荷阀芯的液控单向阀控制压力时,要留意与不带卸荷阀芯的液控单向阀的区别。
4)应认真检查控制活塞的磨损情况等,必要时须重配活塞,解决泄漏或别劲问题。
2.振动冲击大,略有噪声
(1)原因分析。
1)液压回路设计不正确。如图15所示的液压系统,当未设置节流阀1时,会产生液压缸活塞下行时的低频振动现象。因为液压缸受负载重力W的作用,又未设置节流阀1建立必要的背压,这样液压缸活塞下行时成了自由落体,下降速度颇快,当泵来不及向液压缸上腔补油时,液压缸上腔压力降低,液控单向阀2的控制压力也降低,液控单向阀2就会因控制压力不够而关闭,使液压缸下腔回油受阻而使液压缸活塞停下来;随后,液压缸上腔压力叉升高,液控单向阀2的控制压力又升高而打开,液压缸又快速下降。这样液控单向阀2开开停停,液压缸的活塞也降降停停,产生低频振动。在泵流量相对于液压缸的尺寸来说相对比较小时,该低频振动更为严重。
2)对于DDFY型双向液控单向阀,因阀套和阀芯上的阻尼孔太小或被污物堵塞,也易产生振动和噪声。
3)液压油中进入空气。
4)在使用工作油压作为控制压力油的回路中,会出现液控单向阀控制压力过高的现象,也会产生冲击振动。
(2)故障排除。
1)正确的设计液压回路。
2)应将阻尼孔尺寸适当加大,使振动和噪声减小,阀的压力损失也大大降低,如图16所示。
3)排除进人系统及液控单向阀中的空气,消除振动和噪声。
4)应在控制油路上增设减压阀进行调节,使控制压力不至于过大。
3. 不发液控信号(控制活塞未引入压力油)
单向阀打开,可反向导通产生这一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方法可参阅单向阀故障排除中“不起单向作用”的内容。另外,控制活塞卡死在顶开单向阀阀芯的位置上,也会造成这一故障。可拆开控制活塞部分,看看是否卡死。如修理时更换的控制活塞推杆太长也会产生这一故障。
4.内泄漏大
单向阀在关闭时,封不死油,反向不保压,都是因内泄漏大所致。液控单向阀还多了一处控制活塞外周的内泄漏。除此之外,造成内泄漏大的原因和排除方法和普通单向阀的内容完全相同。
5.外泄漏
外泄漏用肉眼可以观察到,常出现在赌头和进出油口以及阀盖等结合处,可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