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谱仪的分类及原理
a. 直读式铁谱仪的工作原理,样液管内的杨业被虹吸泵吸出,往细管和位于磁铁上方的玻璃沉积管流入废液容器,油液中的铁磁性颗粒在磁场作用下,按颗粒大小顺序沉积在沉积管内壁的不同位置上,由光源发出的光经光导纤维束传输到沉积管的两个固定测点,并由两个光电检测器测定透过沉积管的光密度,并转换为反映颗粒沉积数量的读数,靠近油液入口端测点的读数表示油液中较大铁大铁磁性颗粒(大于5μm)的数量,其下游测点的读数表示小颗粒(1~2μm)的数量。
直读式铁谱仪检测速度快,并能定量检测油液中的磨损颗粒,适合于对液压和润滑设备的磨损进行趋势分析。
b. 分析式铁谱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场作用将油液中的铁磁慈宁宫颗粒分理出来并沉积在一玻璃基片上,制成铁谱片,以供铁谱显微镜和其他仪器对颗粒进行成分鉴别和含量测定,分析式铁谱仪一般由制谱仪、铁谱显微镜和光密计三部分组成。
利用铁谱仪使样液缓慢地流过一倾斜放置在高梯度强磁场中的玻璃基片,的各个部位。一些非铁磁性颗粒也可能随机得沉积在基片的下游部位。
利用铁谱显微镜可对铁谱片上沉积的颗粒物进行观察,借助于标准铁谱图册,可以鉴别颗粒物的种类,如常见的金属,非金属和氧化物等。
在显微镜下还可以通过光密度衰减值,它定量的表示检测部位颗粒覆盖面积的百分数,读数愈大表示颗粒数量愈多。在进行铁谱分析时,一般测定铁谱片上距离液流出口端55mm和50mm两个位置的读数,它们分别表示较大颗粒(大于5μm)和微小颗粒(小于2μm)的颗粒数量。
铁谱仪对1~250μm范围内的铁磁性颗粒都很敏感,其广泛应用在液压、润滑油液中磨粒成分和含量检测。是机器磨损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有效手段。
铁谱仪主要有直读式和分析式两种类型